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远古时代。那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处于一种愚昧状态,在大自然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对斗转星移、四季更换、风云变换、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感到神秘莫测、惶惑不解,在地震、旱涝、疾病等自然灾害面前感到束手无策。于是,人们就把生活中的得失或成败归之于自然的恩赐或惩罚。
人们相信在天地之间,还有超自然的神主宰着世间万物,天、地、日、月、山、川等皆由神主管,还有形形色色的鬼在世间作祟。人们为了避免受伤害,便虔诚地向神鬼跪拜敬礼,祈求免祸致福,从而产生了人类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的雏形。在长期敬神祭鬼的活动中,各种程序与形式逐渐完善并固定下来,这就是最初的礼仪。可见,礼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
如今,礼仪建设全面复兴,讲文明、懂礼貌蔚然成风。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交往的增多,我国当代礼仪在中华民族礼仪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同国际礼仪接轨,必将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总之,从礼仪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礼仪思想和制度总是那个社会统治阶级思想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