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推动劳动教育与大学基础教育深度融合,2025年4月11日下午,基础部全体教师在校本部7号楼101教室进行了劳动教育融合优质课的观摩。
文克伦老师的《戏剧表演和劳动》课程围绕“劳动”主题开展戏剧即兴创作,先回顾戏剧表演本质(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的艺术),探讨戏剧与劳动的联系——二者均围绕“人”展开。课程重点在于以戏剧形式呈现劳动场景,塑造劳动者立体形象,传递劳动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突破点是将抽象劳动价值观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戏剧语言(如台词、肢体动作、情感)。通过观看短片引导学生观察挖掘劳动者特质,随后学生分组参考场景案例进行即兴创作并展示。
张慧娟老师的大学语文课《传统节日与劳动教育结合的育人实践》,向大家介绍清明节传统美食青团和端午节传统美食粽子的制作,将传统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通过对传统节日仪式重构,美食作为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从文化认同、劳动实践能力、价值观塑造多个维度,为劳动教育创新提供良好的范例。
在华玲老师的的《从农业问题到数学建模》高等数学课堂上,教师以“微积分在农业生产优化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构建二次函数模型与导数分析,科学确定最佳灌溉量。将高等数学导数知识与农田灌溉劳动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知识运用与劳动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运用高等数学知识,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促进了精准农业的发展。
李赛音老师的大学英语课,结合近期小红书上大热的教外国人做番茄炒蛋,通过一道家常菜的制作,既能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又能传递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懂得珍惜食物。还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食物,分享彼此的故事,让我们的劳动成果成为传递爱的媒介。
通过观摩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程,各位老师都深入思考并积极发言,表示将继续讲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大学基础课程,不能再把劳动教育局限于“打扫卫生”的刻板印象,而是成为连接知识、技能与价值的桥梁,让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读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内涵。
文/图 基础教学部 王亚丽
编辑/张慧娟
审核/王俊华